前言

想必大部分读者已经了解“吃播喊停”事件的来龙去脉,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只是想理清楚我思考此事件从事情开始到当下为时间节点之间产生的所有疑问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即代表我个人的主观看法和客观事实。

认识“吃播文化”

一、“吃播”如何由来?

流行于2010年的韩国,起源于AfreecaTV,英语Mukbang这个词结合了韩语的“吃”(Muk-da) 和“播” (bang- song),通过直播平台为载体,博主们在足够一家人吃的食物面前,一边吃一边讲有趣的故事。Kim Thai为了消耗这些能量卡路里,每天锻炼12小时。

二、“吃播”为何开始流行?

韩国人饮食文化的需求建立在传统的健康讨论和严格的礼仪基础之上。显然,互联网饮食文化偏离了传统的这个身份。继AfreecaTV上的「吃播」直播后,向电视节目延伸,拍摄制作成美食节目以对观众产生吸引力,由于美食节目成本低廉而受到更多广播公司们的青睐。

通过直播间聊天互动的方式和随着美食节目日益普及,从而获利,为更多合作商于个人主播创造营收,再与广受欢迎的ASMR结合扩展出新的观感刺激。通过YouTube等国际平台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各国人通过互联网快速的学习制作,并以各种形式和平台方推出自己的「吃播」节目。

三、“吃播”为何如此流行?

美味的食物可以刺激出人类的本能反应,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从中获得一种“代理满足”感(云满足),仿佛我也吃到了的云感受。

英国《The Economist》报道称:

"Korean food fever is a symptom of widespread unhappiness amid the country’s economic doldrums."1(“韩国美食节目很受欢迎,原因是长期的经济衰退导致韩国人普遍感到焦虑与不满。”)

有的生活压力过大为了宣泄情绪,选择一种情绪性进食的方式;也有人自控力较高,TA们可能会选择看别人吃美食,同样可以产生愉悦感。女性「吃播」博主往往比男性博主更有观众缘,韩国的礼仪文化通常要求青年女性彬彬有礼并同时注重在一定场合下克制自己的不雅行为,但韩国的女性在「吃播」中展现的却是突破这一些礼仪准则的限制时,使观众得到一种刺激和兴奋的感觉


在此对「吃播」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接下去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疑问,并一一对疑问展开分析和解答。

问题一

立法遏制食物浪费,却不谈如何处理食物做到将食物的剩余价值最大化?

显而易见,我想表达的就是替那些「吃播」博主说句公道话,如果作为一名做吃播为生的博主,吃播是工作,出于个人的意愿选择如何处理食物也属于私人的行为。换句话说,我可以选择把剩下的食物随手丢弃,也可以想方设法通过食物回收渠道处理掉,事先准备好应对的策略,比如还可以跟朋友们分享那些直播期间吃不完的食物,也可以把一部分冷藏在冰箱里,从而相应的减少食物的浪费程度。这些都属于我个人的自由行为,即使这个做法不那么让人所接受,我的粉丝和观众都可以向我提出建议或者是批评。

如果要做到在不侵犯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基础上,做到对食物的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就要对自身有约束力,这种约束来自于个人本身也可以来自于你的受众群体对你个人的指责和监督,如果你的浪费现象得不到粉丝们的认可,那么当然,这位吃播博主的受欢迎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喊停吃播”也意味着,那些所谓不浪费食物的博主们,比如我今天就是出门跟好友吃个饭,用餐的同时,想开个直播间跟粉丝们唠唠嗑,聊家长里短,同样也不被允许了。这是一种“一刀切”式的牵连。“凭什么我不是吃播主播,也不被允许出现在镜头前呢?”

宋忠平,凤凰卫视评论员、军事专家。图源:好看视频
宋忠平,凤凰卫视评论员、军事专家。图源:好看视频

问题二

各大平台停止“吃播”的做法,明明是平台经营商的行为,那么究竟是否属于政府干涉?

题外话举例:Twitter不能既是平台方也是出版方。是平台方,那么在Twitter发表的内容言责自负,因为平台方不得对出版方进行言论审查,出版方可以在平台上畅所欲言;如果Twitter是出版方,Twitter可以在不受美国政府干预的前提下,合法合规的删除违反社区准则的个人言论。

无论是人大立法遏制浪费食物,还是行政机构要求下架所有「吃播」视频和禁止在直播镜头前大吃大喝,都属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更何况中国人普遍对什么是个人自由与权利没有一个系统性框架的概念和正确且足够认知,那么保障个人自由权利(rights)的方法也就无从谈起。

在我看来正确且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最大化的解决办法,就是虎牙、斗鱼等私营公司出于自己商业考量,它可以这么做,一旦由政府干预,那就是对个人自由与权利的一种侵犯。一家商业公司在删除、封禁或停止某项类型的直播时,判断是否侵犯了个人的权利或者是言论自由的一个标准,就是这种行为有没有政府在干涉。

问题三

为什么不研讨如何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却道德绑架他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明白人自己都心知肚明。保守主义者认为:如果一个个人没有对上帝的信仰,那么这个人的生存方式无非是使尽了权谋诡诈、鬼话连篇和丧失了某些道德良知;如果是一群人、很多人,那么就很难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道德和无法产生公民间契约的神圣信条

浪费粮食显然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问题,那么就应该由道德本身去感化和尝试解决问题,不然就是万事万物皆可“道德绑架”。强制的措施一定是最高效的,但不见得有利,指的是综合利益。反之的是,普遍产生的抱怨情绪,并不见得能提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问题四

一旦全球粮食危机,要“吃的上”还是要权利?是否应该寻求平衡?

节约粮食,顶多是作为一种提倡,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全球的倡议。严格遵循自由市场的准则。比如我可以教你怎么减少浪费,但不能强制要求你应该怎么进食,今天吃什么?吃多少?首先,浪费粮食跟种植粮食的农民没有什么关系,中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大错误,就是永远落后于文明社会的一些陈词滥调所支撑的“传统美德”,使得这些所谓的美好道德看上去都非常没有说服力。

况且,政府自然有监督人民的权力,那么谁又去监督政府机构究竟是不是也同样能够做到杜绝浪费?真的有多少人关心还是个坎。以往的经历告诉世人(全世界),光靠政府自身对自己的约束一定是远远不够,即便是一个法治国家。

为什么节粮只能作为一种提倡,因为这是一种最保守的做法。至于如何教导和提倡?同样也是一门大学问。在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最大化的基础上做好这块工作最关键。

问题五

历史上有没有针对“吃播”问题所推出的指导对策?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有的。2018年7月,韩国政府宣布将推出“国家肥胖管理综合对策”,制定和规范「吃播」的指导方针,因为「吃播」可能导致暴饮暴食并损害公众健康。其为了解决国民过度肥胖的问题,韩国保健福利社(韩语:보건복지부/保健福祉部 Bogeon Bokji-Bu)与有关机构联合发布“国家综合管理综合对策五年计划”,当中包含了暴饮暴食节目进行干预式的监管措施,加强管理,以避免对观众造成负面影响。

出台此公共健康指南后遭到民众抗议,大约有40份反对有关饮食政策的请愿书,例如“吃播跟暴饮暴食之间没有关联性”,以及“政府为何侵犯个人自由”。Mukbang已是海外流行的“新韩流”文化的当下,有人指责这是限制文化输出的途径。

保健福利社对肥胖管理的政策包括:“饮酒指导方针,以改善饮酒的行为,通过媒体、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和宣传(Propaganda)有关暴饮暴食的海报”。“它企图计划开发并建立一个监控系统。”

这段话更激发了国民社会的舆论,韩国政府正在以各种形式的审查方式,例如避免晚11点后出现暴饮暴食的电视节目,限制高摄入量和垃圾食品的广告,并与平台方商讨来规范在互联网中传播的「吃播」内容。“这是要了解饮食文化的现实,而不是加以规范。”从中也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并没有明令禁止暴饮暴食相关的一切内容。更有人称:“如果您担心人民的健康,请禁止吸烟和饮酒。政府不得践踏人们所享有的文化。”

Boki正在镜头前进食。图源:端傳媒
Boki正在镜头前进食。图源:端傳媒

结尾

简单引用一位历史作家,《契丹人:百战立国》读物博主张忆安在微博写的一段话,当作此文的结尾:

[8月12日 19:10 来自 张忆安超话]

我说我反对禁吃播,大家会不会吃惊?

首先要声明,我没喜欢过大胃王式吃播。可能因为我自己就能吃吧,有人说吃播看着过瘾,我从来没看出过瘾在哪儿。等到听说他们是吃完吐吐完吃,就更觉得反胃。

浪费食物也确实是错误的行为,至少不值得提倡,不值得宣传。

但以上两条,我觉得还不够成为禁止吃播的理由。因为没有哪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作为自然人的公民不能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吃东西,更不可能有吃的东西在多少以内可以展示,超过多少就不行这种标准。

如果我们今天可以因为一篇导向性文章,就全面禁了吃播,那明天万一要是再有一篇导向性文章,说拍谈恋爱视频不好,误导年轻人,是不是所有跟爱情有关的内容就都得say撒由那拉了?

我前两天看到有人因为林有有这个角色绿茶,去骂饰演者张月。如果这种人获得了足够影响力,是不是咱们以后看的文艺作品里,就只能剩下思想完全政治正确,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角色?是不是所有剧情都得正能量,最大的矛盾只能是贫困户一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上级领导非得给扶贫款?

别觉得我危言耸听。中国说防微杜渐,外国说温水煮蛙。说的是一回事。